桃園熱門店面辦公商圈|藝文特區
- 樂晨不動產
- 2023年3月3日
- 讀畢需時 3 分鐘
已更新:2023年3月4日
藝文特區的過去、現在、未來
反轉房價的展演中心
在1980年代,桃園市的中正路尾還是處處都是稻田,那時候桃園市最繁華的地方在火車站及大廟,政府為了平衡地區發展規劃了中正特區,一開始是要將中正特區設定成桃園市政府用地,區內的商辦大樓:世貿帝國、摩天金融、企業勳章、金朋大樓,都是在那時期蓋的,但後來市政府沒搬成,那時期的桃園房子漲少跌多。
直到1999年由呂秀蓮推動再由朱立倫完成的桃園市多功能藝文園區才真正讓藝文特區有了轉變,展演心中與綠地加上位置近交流道往來台北方便,當時主打「只要台北1/3房價!」的賣點成功吸引台北人口進駐。週遭土地建商開始紛紛插旗漸形成桃園的豪宅聚落處,也從那時候開始真正帶動這區的發展。
桃總館再次活絡商圈
占地15.65公頃的園區,諾大的面積一直以來只有展演中心,期間傳言有百貨公司、誠品進駐,但一直以來也只是傳言。在2016年,文化局為了要成立新圖書總館,將地點選在藝文展演中心旁,藝文特區迎來了一個新的刺激。以生命樹作為設計理念的建築,規劃樓高8層地下2層的建築,除了圖書館,館內一樓的書店沒等到誠品來而是等到全世界最美書店之一的蔦屋,另外,盼了很久的電影院也進來了。每到假日絡繹不絕的人潮,總算讓「藝文特區」這個稱號名正言順。
一條真正屬於桃園人的捷運
桃園雖然早就有捷運,但機場捷運的路線主要是滿足桃園機場通往台北的捷運,實際上除了青埔人,桃園其他的居民不太有機會搭乘的。對於捷運綠線規劃這條真正屬於桃園人的捷運很是期待,預計最快2026年能夠通車,會經過藝文特區的是G10、G11站。相信對於商圈繁榮的發展更是如虎添翼。

藝文特區店面
沿著30米中正路的店面
中正路是藝文特區的主要道路之一,由火車站開始延伸,從一開始12-15米路寬直到慈文路才改為30米,中間雖有分隔島,但不影響商家形成,兩側店面相當密集。主要分為下列三種類型:
透天店面:一樓使用面積多在20坪左右面積不算大又或者是面窄縱深的類型,但不受大樓管委會的限制,較受餐飲業親睞。
大樓店面:使用面積一層多數約在20-35坪,因坪數較好規劃是店面需求的主流。
自地自建型:租金最高,多為連鎖餐飲使用。
作為主要道路的中正路是最早被開發,1-2項的屋齡雖都偏久,但無損其店面的效益。
藝文廣場週圍各有千秋的街景
南平路:
到南平路上的同安黃昏市場採買是藝文特區居民生活不可缺少的一環,商家以吃的為主,以市場向外延伸有:小吃攤位、連鎖茶飲、平價咖啡店及連鎖餐廳。範圍從南平路 擴展至巷弄的公寓一樓。

同德六街:
這裡座落社區有中悅一品苑、昭陽銳、昭陽乾坤、中悅瑰麗,店面一樓規劃也多是1+2樓大坪數必須是規模大的商家才能吸引銀行、車商、連鎖超商及診所進駐。

新埔六街:
延續南平路的小吃商機,搭建了一層的店面小舖,吸引小吃進駐。

中正路:
世貿帝國桃園早期的商辦大樓進駐中小型的辦公室,上班人潮多,所以商家也以餐廳為主。
因著辦公大樓而形成的商家完整了藝文特區商業發展
沒有就業人口是無法讓一區蓬勃的發展。除了80年興建的辦公大樓,近期也蓋了不少A級商辦:Rich 58、昭陽乾坤、中悅環球企業總部、京懋会...等。這些辦公大樓滿足了因著產業轉型及台商回台的辦公室需求。也帶動週遭小區的店面發展。

穩定溫和發展的學校商圈
藝文特區有5間小學、2間國中,就讀人口數穩定。因著學校週圍的補習班店面營運穩定性強。
巷弄間的特色餐廳
當主要道路的發展飽和,就會帶動巷子的店面,尤其有些街道像是同德十一街、中寧街,因為透天店面可塑性大,也讓許多文青店面進駐展現商家特色。
目前在售的物件:
Comments